是要談教育嗎?
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
從我的出現開始吧。
我是一個人,從睜眼開始我所見的色彩,空間,人類,就是在台灣這一個島上。我出生在一個對我有著滿溢到不行的愛的家庭裡,又是獨身女,我媽當時為了我辭去本來剛升上來當經理不久的職務,在家當全職媽媽。集整個家族的愛於一身的我,天天活的十分盡興。爺爺奶奶姑姑阿嬤阿公表哥堂弟堂妹都對我好好,總之,我的小時候每天都像小超人一樣,在社區飆腳踏車,回家吃美味食物,有一票鄰居朋友。大家會集體來我家畫牆壁,沒有一個地方例外,我們把被子疊的好高,爬上去畫,大家都覺得很神奇為何我家的牆可以塗顏色,我生在其中,所以覺得一切很自然。睡前,我媽會念繪本給我聽,那些奇幻的小動物,圖形都在我腦袋裡跑來跑去。
這大概是我畫圖的開始。
到了幼稚園,我念的是私立的,裡面有很多小小的手工藝,任我們嘗試,是一間著重開發小孩的地方,我依然玩的很愉快,聖誕晚會,舞會,我與爸媽都打扮的很認真,突出!
開始,我要小一了,進入了學校,有了一個更加規律的時間表,關於學校的美術課,是我總會覺得開心的一堂課,總是期待。慢慢的我總是被稱讚,也有一種我做的很好的感覺。小時候的美術課感覺充滿玩樂的氣氛,老師跟我爸媽說他們總是很享受看我的日記插圖,到了要小三,老師建議我爸媽讓去考美術班,我壓根兒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什麼是線畫,書法,我都不知道,其他人似乎很早就準備了,我就這樣去了兒童畫室,兩個禮拜,在我小小的心裡突然發現了更多東西。於是我去考試了,低空飛過的考上了。我就踏上了美術班的旅程,國小的美術班,是一個獨立的大樓,與普通班隔開,書桌都特別大又新,教室也特別大間,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教室,跟美術班老師們的美術辦公室。大家對我們就像是資優班一樣對待,因為我們的總平均總是全校第一。我們的美術課比普通班多很多,所以體育課就會減少,基本上學科都還是一樣。我開始學習什麼是完整?我們會把作品貼在牆上,一起觀看,我每年幾乎都是拿美術獎,從中我有了好多的成就感,也覺得我就是擅長這個。每當我畫圖時,我也感到發汗的專注。在這樣的學習空間裡,美感,知識不知道影響了我什麼?此時的我自我意識似乎還沒建構好,還在慢慢發展。
到了要升國中,要考美術班,變成一件競爭非常激烈的事情,有幾間學校有美術班,金華國中是第一志願,金華國中是一個在精華學區的國中,大家為了念這個學校還會把戶籍遷過去,因為如果不是考美術班的話,念哪所國中是要看你的住家地址,這間國中升學率非常好是考取高中第一志願踏板的明星學校。
我去了一間畫室,這間畫室專為準備國中術科考試存在。他們裡面教了很多寫實的技巧,但一切現在看來都很快速,選擇色彩的方式等等,因為有些人對於繪畫完全沒有底子,他們便以一種極端速成,跟使畫面能在考試中亮眼的方式為中旨,與藝術相差十萬八七里。這些全為了考試的指導方式,當時的我所感的還是"認真,安分"。我也表現的"很好",變成畫室的王牌,考試結果出來我是全國前三名。我就這樣進入了金華國中美術班。
我們依然是被當作資優班,我們的學科總評均幾乎都是最高分的,但我覺得我們的人比較少,這樣似乎也有影響。
開始有很多的靜物畫,水墨畫,書法課,水彩畫。
印象中,那時的我對於畫圖,老師教育,我有我一些特質,對於藝術自我意識也還沒獨立。
如果當時的美術教育是一條河,我看不到頭也到不了尾,我於其中。安分的順著水流,風向從中學習我該怎麼前進。
這樣的三年,學科,術科。兩頭顧,高中的考試要學科,也要術科。
高中的美術班也有幾所,但高中開始不在有戶籍制度,你所上的高中全憑你的成績。前三志願是北一女(女子高中)、建國高中(男子高中),再來是師大附中(綜合高中)這間學校有美術班,他是大家的第一志願,如果要上他的普通班,學科成績要是很前面才行,他算是普通高中生的第二志願。如果是美術班的話,就可以術科、學科平均。到了國三,我們學校給我們選擇你要參加術科考前加強班,還是你不要繼續美術班,你就選擇不要參加術科課程,專心準備學科。我參加了術科加強班,每天幾乎都畫了好多靜物,大家也都彌漫著一股考試氣氛。我也回到之前那間畫室加強,但現在的我,逐漸自我意識抬頭,我的表現越來越按照自己的發展,不再與畫室安分守己。這位畫室老師懂我,所以也十分尊重我的發展,我們如今變成滿好的朋友。
這次的術科考試出爐,我是全國前三名,所以我上了師大附中美術班。
高中的課程,開始會接受到現代,當代,還有美術史。這些東西,漸漸的有開啟我什麼吧。或是,喔〜〜〜這些東西好新奇!
在高二的那年,我認識了一位老師,叫作李炘明。
他深深的將我慢慢的打開,我自我的開始,在此刻逐漸開展,創作?我好像開始了,"我"是什麼?我看到什麼?"我"回到了"我"那河流我知道他依然在那留著,但我開始知道那些水急阿,緩啊,風阿,與我的關係,我漸漸的起身了。
剛開始水還沒抖乾,有時自己是無法察覺的,一些美學經驗的影響。
這個時期的我好像非常單純的傳達我所感的美麗。我所悸動的各種腦中圖像。我從剛開始小小範圍的色感運用,我覺得我還沒打開,到後來我畫了好多好多張大型的粉彩畫,用整個身體。
這源頭我從美麗的粉筆開始,單純的畫我的記憶。我畫樹,山水,動物們。
柔柔的一直是我的特質。
到了高三,我開始與我的夥伴,想了各式各樣好玩,令我們興奮的事情去執行,我們稱為出任務。
然後要準備考大學,第一志願是北藝大,準備作品集,畫了許多東西,這時期的我,現在想起來就像是色彩,我熱愛顏色,大筆,手阿,的塗抹著壓克力,但我細細微微的特質還是依然伴隨著我。有些確也很極端的放,濃。
北藝是獨招,她一樣要考大家都要參加的術科測驗,也就是寫實的水彩,素描等等。但她額外還要去參加北藝大自己辦的考試,還得面試。
總之後來就考上了北藝大。
這樣的考試制度,她是要什麼呢?
我實在覺得台灣考試十分詭異。從國中開始的考試,追求的根本不是藝術的本質。還是你想收的是關於學生的模仿,觀察能力體現在寫實的技巧上,這我不反對,但整個氣氛,加上補習生態的流行,這就感覺太速食了。
曾想過要是自己開設一間供大家創作的地方,但入取的標準是甚麼?美學的標準?分數又該如何區分?想法?能力?真誠?熱情?理智,執行力?企圖?學校要的是什麼學生?如何選擇呢?
先寫到進大學前好了,但打的亂亂的,先這樣吧,還要想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