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4

關於「再現」:指運用某個特定媒介(語言、文字、圖像、符號)來連結主體與世界,為周遭世界賦予意義;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因為依賴「再現」,當欠缺某特定媒介的再現時,該再現系統所對應的世界便是不可理解的。žž
再現系統:自有圖像生產最古老的歷史以來,人類都很習慣透過圖像來描述、理解、定義世界。這樣一套理解世界的中介機制,我們稱之為「再現機制」。
※所有視覺性的再現機制都有各自的運作方式和慣例,並形成特殊的觀看文化與實踐。如同語言一樣,視覺性的再現機制有一整套表達和詮釋意義的細緻規則。無論是繪畫、素描、攝影、電影、數位影像,都能透過語言學和符號學的方法來加以分析。


人類對未知、恐懼之物有所想像,並賦予其特定的形象,此即構成最基本的再現欲力
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神怪的再現符號除了構成人類宗教、精神生活之內容外,也形成複雜的再現機制。缺少這些再現機制,某些特殊的世界觀是無法理解的。

再現:鏡像或鏡子自身,兩種觀點
ž鏡像與鏡面:work of art as mirror的比喻:
(1)  鏡子的反射
再現就只是世界的反射,如鏡子反映出物體的擬態(mimesis)一般。
(2)   對鏡子(幻象)本身的追求
再現是特殊的人為建構物,我們透過它建構出無一無二的世界觀和符號意義。

「再現」與意義生成的脈絡:

我們總是在特定的文化脈絡中理解事物,並且為事物賦予特殊意義。在脈絡中理解事物的過程,有一部分是藉由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文字、符號、圖像來達成;世界往往只有透過特定
媒介化過程(再現機制)才會具有意義,換言之,才會被我們「看見」(see as)。
※Danto的脈絡論:藝術詮釋

但「再現」過程並不是將世界原封不動地呈現給觀者,因為「再現」總是意義建構 / 世界建造的過程。思考再現機制的特性與限制,即是在思考我們世界觀 / 文化觀的特性與限制。

再現性思維的迷思:
1. 「再現」只是世界原封不動的忠實副本(copy / manifold)。
2. 「再現」不參與事物意義的建構。
3. 「再現」只能依據其創造者所預設的真實(the real)來加以理解。

※傅科(Michel  Foucault),〈這不是一根菸斗〉,1973。
藝術如何指向文字和其概念指涉物(referent)、圖像與觀念之間的斷裂
除了「我們無法拿起這只菸斗」的明顯事實外,藝術家也在指出語言、觀念,以及圖像在
現「菸斗」時的侷限;標籤和圖像究竟如何相互纏繞並產生意義,最終構成我們習以為常
觀看習慣?同時作為觀看的對象,它們無法召喚事物本身,而只是替代品。藝術家將「再
現」的過程展現給我們,同時又暗示它們彼此之間的散裂。

影像的客觀性:機具無意識的問題
ž基本核心觀念:
攝影自誕生之初,便常與「寫真」、「客觀」綁在一起。但透過相機鏡頭創造出來的影像,
無論如何都包含一定程度的主觀選擇,如景框範圍、構圖、拍照時機的取捨。如監視錄器,
表面上並沒有人在鏡頭背後時時操作要拍什麼、怎麼拍,因此只要進入鏡頭視野之內,任何
預期之中 / 預期之外的事物都會被拍下,此即機具的「無意識」。但我們不能忘記,總仍必
須有人去設定機器該如何取景,如何拍攝空間中的某一部分,或是決定是否按下錄影鍵。
攝影因為「機具無意識」而往往具有明確的現實指涉(是index而symbol)。同時也不具
有完全任意的「圖像—指涉物」之關係。

象徵符號:圖像與其指涉物(referent)之連結關係,可以是任意的,全然由符號所處的特殊
文化脈絡決定。指涉物也可以是純然抽象、虛構之物或觀念(如十字架)。

指示符號:圖像與其指涉物之連結關係不可任意,且此一連結關係較為緊密。指涉物往往是
現實中具體存在之物。
※攝影之所以能作為「現實證言」,在於它總是如指示符號一般指向某個現實中曾經存在的
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