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0

Joseph Beuys提出的「社會雕塑」,與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的「對話性行動」及「意識覺醒」理論為出發點。



社會雕塑 從「擴張的藝術觀」延續下來的理念便是「社會雕塑」,Beuys 以此概念
向一般藝術家提出質疑,認為藝術應具有社會意義,能對社會產生影響。社 會藝術本身也是一種責任而不只是去掌握有形的材料。所以即使建築、銅製、 石製雕塑、劇場演出、說話...等,都需要社會性藝術這塊精神土壤,只有在 上面,人類才被視為一個有創造性,決定世界的動物。
「每個人都是藝術家,這個公式上面引起過不少爭議,也常被誤解,它 談的是社會這個軀體的改造,不止每個人能夠,還必須參與它,如此才能促 成快速的轉型」。
所以 Beuys 反對任何風格的限制,藝術若空有形式風格而不能對社會有 顯著的精神影響,便失去藝術的價值。其批評學院派藝術家的作品只是模倣 自然、發現自然的樣貌,此對經歷過戰爭、悲慘、苦痛和死亡的人而言是另 一個老掉牙的世界,因為這樣的作品並沒有和人的生活結合,當然更不能為 社會帶來什麼。此概念的影響來自林布魯克的雕塑作品,Beuys 認為林布魯 克的雕塑不是用看的,只能用直覺來感受,亦就是林布魯克的雕塑作品包含 前所未有的範疇,後來 Beuys 想要著一種雕塑,不只物理還包含心靈的材料, 才找到社會雕塑這觀念,並將其發揚光大。
Beuys 提出「社會雕塑」旨在於使人類社會進行整體性的塑造,而同心 協力、通力合作則是雕塑社會之必要條件。其將社會的雕塑喻為社會的建築, 以建築的具體架構比喻由社會整體塑造出的社會形貌,Beuys 對社會全體動 員從事塑造活動之要求,與蜜蜂社會組織之工作倫理相似:
「暖性又和博愛,相互合作有關,因此,社會主義把蜜蜂當作象徵。在 蜂巢,牠們能犧牲個體,為牠者工作。所以在蜂巢裡牠們放棄性交,為整體, 像女工,牠們又以女王為象徵,在此完成這些過程。牠者則做另
一件工 作......」。

「以善為本」的藝術/文化及非政府組織的介入,真的能夠壯大讓那些權利被剝奪的社區嗎?分裂的社區如何匯聚能量,重新整建並朝轉化一途邁進?什麼是具體的結果與永續性的構成要件?文化行動與理想主義會在什麼時候結束?而現實政治(realpolitik)又在什麼時候開始?真正的變革是否非得借力於政治「護航」和政策的制定與主流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