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2

拉筋


拉筋可直接間接打通全身筋絡,經絡ㄧ通則怯痛、排毒增加性能力與免疫力。間接療效不勝枚舉,其原理何在。首先,拉筋將人體硬體都拉通,而筋既是軟體也是硬體,亦即是生命的軟體。
皇帝內經指出:十二經筋的走向與十二筋絡相同。故筋縮處,也是筋肉相對縮相應筋絡就不通,不通則痛。而按摩主要作用是肌肉而非筋可使人舒服,但療效不能持久。因為按摩只是按到肌肉而已而非筋而拉筋的過程中,肩部、胯部、大腿內側、肩周、腰背就會有疼痛感。因為這是容易筋縮的地方,拉筋使筋變柔,令脊椎錯位得以復位。於是骨正則筋柔氣血自流,腰、膝、肩背、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脹等病症,便因此消除減緩。

人為什麼會筋縮
筋是中醫的統稱西醫,則統稱為肌腱、韌帶、腱膜等。筋缩則是筋的縮短而導致筋骨的活動功能受限,而長期的固定坐姿並缺乏筋的鍛鍊也會造成筋縮。有些人則天生筋骨特別硬也會造成筋縮,當然現代人壓力工作繁重很少在運動,當然勞心者則筋縮,勞力者則筋健。過度運動者也會筋縮而筋縮可能會造成十五種症狀: 
1、頸部會覺得又緊又痛
2、腰僵直會痛(長期固定打高爾夫球事先未做鬆筋的運動 固定姿勢ㄧ直重複)
3、不能彎腰 
4、背部痛 
5、腿痛則麻痺
6、不能蹲 
7、長短腳 
8、腳跟的筋有反射的牽引痛
9、沒辦法大步走只能小步走
10、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
11、大腿不能抬舉也不能橫向開展
12、轉身不靈活 
13、肌肉收縮或萎縮
14、手不能筋縮 手筋縮短
15、手腳肘膝部位活動不順暢
拉筋中醫方面並沒有針對筋縮的療法,但各種撐拉的方式在習武、氣功、瑜珈鍛鍊。一直存在道家有一種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達摩易筋經也指出,筋縮則亡、筋柔則康。因此長壽者會有一副柔軟的筋骨,目前西醫方面還沒有筋縮的概念而有的筋縮症被當成是椎間盤突出、膨出、椎管狹窄、骨值增生等。 
拉筋的過程中一般醫師認為患者感覺到筋被拉緊,疼痛就要停止以免拉傷筋。其實正是因為筋縮了不易拉開。所以越緊的話就要拉開,不然它會越縮越緊。而平日拉筋就是最好的保健之ㄧ,其實拉筋很好學的中醫法門,中醫的整體性診斷與治療原理透過拉筋就可以容易理解。
如堅持拉筋這各動作就能治療頭痛、痛經、腰痛、腿痛、高血壓、前列腺疾病、痔瘡、胃痛等分屬西醫不同科的一般病,如拉筋時可以理解一些上病下治的概念,如小腿不痛拉開後則腰會比較舒服。
從病的角度看,發現筋縮已經出現在人類幾乎所有的疾病中。換言之,所有疾病或多或少都會通過筋縮有所反映。拉筋法與服中藥等其他療法不僅不衝突,而且提高了其他療法的療效。因為拉筋並無任何副作用,只是通經絡,經絡既通,對藥物等其他療法更有利。 
中醫强調人爲一整體,各個部位相聯甚密,五臟六腑偕同工作,從而形成了一個奇妙的個體。以吃飯喝水的形式向外界攝取能量,又以血液的形式向身體各個部位運送能量。就這樣使我們的身體不斷攝取、轉化、運送而日日更新,形成一個生命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把每一個患病部位都與整個身體結合起來診斷。 
我們認爲人體本身是一個高度智慧、智能的機體,他本身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每一個部位發生病變的時候,其它的部位勢必産生相應的反應加以調節人體結構的平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