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原因,本來要去騎樓拍對望,但空間會把我們吃掉,畫面很雜亂,然後服裝很像剛逛完街,我穿著牛仔外套,裙子皮鞋站在那,在畫面中看起來就像在等人。加上西門町這個地方本來就是特定族群會聚集的地方我們為何要選在這邊,跟我們生活沒有關連,當時要找騎樓,是要找一個穩定流量的人群從我們中間穿越。
馬路
凱璜:你們那個像快閃,沒有達到那樣的狀態,你們要清楚自己在幹嘛,才能有個目標去追求到達那樣的態,給看得那影片藝術家,透過精密的計劃,畫面緊張的張力極大。
妳的作品總有一種詩意
利兒:準備功夫粗糙了些,想法未能得到該有的聚焦。準備功夫跟製作上,可以更充分吧,那樣就不至於暴露人身安全在一定的風險下。
宏坤:你們可以試著在清晨,或沒車的時候去,因為你們不是要對社會有什麼反抗,你們比較像是把那個空間當成你們表演的場所,所以減少車子跟路人的元素,傳達的比較單純。
記得我們最早有個想法,想把地球的表面當成我們呈現嬉戲遊玩表演的場所。這會是我們要追求的感覺嗎?
在馬路的空間,有著很多本來的秩序與規定,還有權利,其實只要在人類的聚落,便會有這些,這是社會的基本組成,我們無法避免,我們就是走在其中。而馬路把規則講得更加簡單明瞭,是個幾乎直接攸關安全權益的指示,我們這樣對於路權來說就是個干擾。只要選在那裡便無法不去面對這樣的問題,其他人的安全等等。
如果說,我們討論出的共通性是我們要被看見,那些觀著現場看到的我們跟我們所呈現的影片根本是兩種傳達或狀態。
我們的凝視或等等,跟瑪麗娜的差別?
我們跟她是很不一樣的人,我們可以先從找到自己的本質他的本質在從中強化或表達,抓出差異
錫權:你們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