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當代人權思想與議題 


I.課程目標
人權在當代被視為是普世價值之一。就人權的發展史而言,17世紀的「人權」概念源自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的個人主義,並以宗教改革及自由主義學說為自然權利主張之濫觴,「天賦人權」思想遂成為對抗「君權神授」之重要人權理論。然「天賦人權」觀點之實踐以個人主義為基礎,並與社會倫理產生碰撞及緊張關係,因而在現代受到不少的批評與挑戰。
另外,隨著社會的變遷,人權範圍不斷擴展,諸如社會權、文化權、兩性平權等等,成為當代關注且不可忽視的人權議題。
有鑑於人權保障已為世界潮流,且我國曾是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宣言〉之同意國,並於2009年5月14日正式簽字批准〈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因此,本課程以〈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及〈中華民國憲法〉為基本教材,一是在與國際人權觀點接軌,使同學了解世界人權的發展趨勢與我國憲法的人權保障現況;二是串連人權與倫理的核心理念,希望藉由本課程可以讓同學了解人權的內涵及歷史發展、權利與權利、權利與倫理之間的關係,進而培養現代公民應有的人權與倫理觀念。

II.課程大綱
本課程分為四個單元,一是人權的基本概念;二是人權與民主是否為普世價值?及其在歐美與台灣的發展過程;三是人權的保障,包括法治國與權力分立理念;四是當代人權議題的分項概述,包括生命權、平等權、生存權、自由權、性別與環境人權等等。

第一週(9/17)
課程介紹:課程大綱說明、課程要求、作業與報告格式、成績計算。

第二週(9/24)
I.人權發展史
1.主題:人權思想的起源
2.教材:
(1)Heywood, Andrew著,陳思賢譯,2009,《政治的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台北:五南。CH2。
(2)雷敦龢,2008,《人權思想史》,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CH1-CH11。
(3)Henry, Patrick,〈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3.內容:
以自由主義學說為中心,介紹當代人權思想的起源脈絡。
4.討論:
(1)古希臘、羅馬及中世紀的基督教思想等等為日後的歐洲帶來哪些人權的概念?
(2)自由主義的人權觀點為何?
(3)人權是否為天賦的?
(4)自由主義的人權觀點帶來哪些效果?

第三週(10/1)
I.人權發展史
1.主題:人權的當代發展
2.教材:
(1)雷敦龢,2008,《人權思想史》,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CH19-CH21。
(2)Freeman, Michael著,湯智貿譯,2006,《人權─跨學科的探究》,台北:國立編譯館及巨流合作發行。CH3。
3.內容:
介紹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的制定過程暨重要國際人權公約。
4.討論:
(1)《世界人權宣言》的意義?
(2)兩公約能實踐《世界人權宣言》的理想?
(3)台灣既簽署兩公約,應如何履行兩公約的內容?

第四週(10/8)
II.人權的基本概念
1.主題:人權的實踐與保障
2.教材:
(1)Freeman, Michael著,湯智貿譯,2006,《人權─跨學科的探究》,台北:國立編譯館及巨流合作發行。CH2、CH4。
(2)Locke, John著,葉啟芳、瞿菊農譯,1986,《政府論次講》(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台北:唐山。CH11-CH12。
3.內容:
介紹契約論、目的論、義務論、效用主義等人權理論。
4.討論
(1)何謂人性尊嚴?
(2)個人主義式的人權理論,將為人權帶來何種效果?
(3)強調「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將為人權帶來何種效果?
(4)法治國家的理念為何?
(5)權力分立的理由何在?
(6)何謂正當法律程序?
(7)何謂「比例原則」?

第五週(10/15)
關渡藝術節跨領域學習週

第六週(10/22)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生命權
2.教材:
(1)Pojman, Louis著,江麗美譯,1995/2007,《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台北:桂冠。 
(2)Sandel, Michael J.著,樂為良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台北:雅言。
3.內容:
介紹”生命權”的意義,包括國家制度對人民生命之態度及國家對人民生命權觀點的容許。
4.討論:
(1)國家應否以執行死刑的方式剝奪人民的生命?
(2)國家應否允許人民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生命?
(3)何謂「最嚴重的罪行」?
(4)國家應否允許以人工流產的方式結束胎兒的生命?
(5)國家應否開放代理孕母?

第七週(10/29)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隱私權
2教材:
(1)〈漫談隱私權〉(http://www.taie.com.tw/big5/161.pdf)
(2)釋字第656號
(3)釋字第689號
3.內容:
介紹隱私權。
4.討論:
(1)法院判決「登報道歉」是否侵犯加害人之人性尊嚴?
(2)能否以跟追方式進行採訪?
(3)街頭的監視器是否侵犯人民的隱私?

第八週(11/5)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社會權
2.教材:
(1)許慶雄,1992,《社會權論》,台北:眾文。CH1、CH4。
(2)釋字第649號
(3)釋字第666號
3.內容:
介紹社會權的意義與範圍。
4.討論:
(1)社會權的屬性為何?與受益權的關係如何?
(2)視障者從事按摩業是否侵犯明眼人的工作權?
(3)討論應否設立性工作專區?

第九週(11/12)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勞動權
2.教材:
許慶雄,1992,《社會權論》,台北:眾文。CH5。
3.內容:
介紹勞動三權的意義與起源。
4.討論:
(1)勞動三權提出的背景?
(2)軍、警能否組織工會?
(3)政府能否限制教師、軍人及警察的罷工權利?

第十週(11/19)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人身保護
2.教材:
(1)Mill, John Stuart著,程崇華譯,1986,《論自由》(On Liberty),台北:唐山。CH4。
(2)釋字第535號
3.內容:
介紹人身保護的相關概念。
4.討論:
(1)拘束人身的要件為何?
(2)警察能否任意臨檢?
(3)若社會發生傳染病,國家能否限制人身自由?
(4)國家能否限制酒駕者的人身自由?

第十一週(11/26)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司法人權
2.教材:
謝瑤偉,〈台灣司法人權的回顧與展望〉(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9747&ctNode=28261&mp=001)
3.內容:
介紹司法人權的相關概念。
4.討論:
(1)何謂「現行犯」?
(2)羈押的條件為何?
(3)受刑人有人權可言?
(4)台灣的媒體對司法案件的報導符合人權要求?

第十二週(12/3)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內在精神自由
2教材:
(1)張訓謀,2002,《歐美政教關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曾志隆,2011,〈台灣宗教立法之目的:宗教自由之保障或限制?〉,發表於台灣宗教學會「建國百年宗教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5月14-15日。
(3)釋昭慧,2012,〈論自然權利與法定權利概念下的「宗教自由」〉,《思與言》50(1):235-251.
(4)釋字第573號
3.內容:
介紹內在精神自由的概念
4.討論:
(1)內在精神自由的意義與範圍為何?
(2)內在精神自由是可限制或不可限制?
(3)何謂「政教分離」?有哪些形式?
(4)國家應否立法管理宗教團體?

第十三週(12/10)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言論自由
2教材:
(1)Mill, John Stuart著,程崇華譯,1986,《論自由》(On Liberty),台北:唐山。CH2。
(2)釋字第509號
(3)釋字第 407號
(4)釋字第617號
3.內容:
介紹言論自由的意義與相關概念。
4.討論:
(1)何謂「言論自由」?與民主有何關連性?
(2)言論自由可以限制嗎?
(3)誹謗的構成要件為何?
(4)藝術與色情的界限何在?

第十四週(12/17)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外在表現自由
2教材:
(1)釋字第 445 號。
(2)釋字第 479 號。
(3)釋字第644號。
3.內容:
介紹外在表現自由的概念。
4.討論:
(1)國家應否限制人民集會遊行權利之行使?
(2)國家得限制人民團體之名稱使用?
(3)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違憲?

第十五週(12/24)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性別人權
2教材:.
(1)Heywood, Andrew著,陳思賢譯,2009,《政治的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台北:五南。CH8。
(2)An-Nåim等著,潘欣欣、倪世傑譯,2008,《跨文化的人權觀點》(Human Righ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台北:韋伯。CH13。
3.內容:
介紹性別人權的概念。
4.討論:
(1)何謂男女平權?
(2)異性婚姻為何是主流?
(3)我國民法只承認異性婚姻?
(4)我國憲法是否有同性婚姻的法源?
(5)政府應否承認同性婚姻?

第十六週(12/31)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環境人權
2教材:
Heywood, Andrew著,陳思賢譯,2009,《政治的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台北:五南。CH9。
3.內容:
介紹經濟發展與人權的關連。
4.討論:
(1)環境權提出的背景為何?
(2)經濟發展等同於大規模的開發?
(3)政府應否續建核四?

第十七週(1/7)
III.當代人權議題
1.主題:少數族群權利
2教材:
(1)Heywood, Andrew著,陳思賢譯,2009,《政治的意識形態》(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台北:五南。CH11。
(2)An-Nåim等著,潘欣欣、倪世傑譯,2008,《跨文化的人權觀點》(Human Righ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台北:韋伯。CH8-CH12、CH14。
3.內容:
介紹少數族群自決及文化權利相關概念。
4.討論:
(1)少數族群自決及文化權利提出的背景為何?
(2)世界各國對少數族群自決及文化權利提供哪些保障?
(3)我國對原住民族自決與文化權提出哪些保障措施?

第十八週(1/14)
課程總結:人權是普世價值?並繳交報告及課程心得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